这几天,“中美贸易逆差”的话题再度引发广泛讨论。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指令有关部门对华采取限制措施。有观点认为,美国此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借此缩减中美贸易逆差。
据媒体报道,美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超过千亿美元量级。然而,对于美方的统计数据,不少专家认为“被不准确地高估”。
美国南加州大学跨国法律贸易中心主任布莱恩·派克说,美国政府引用的贸易数据只包括货物贸易,并没有反映服务贸易,事实上,服务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虽然美国对中国的货物贸易是逆差,但在对中国的服务贸易方面却是顺差。
“中美贸易统计是存在差异的。”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说,中国和美国统计工作组多次就中美贸易统计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这个工作组由两国政府机构专家组成。根据工作组的测算结果,美国官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被高估了20%左右。去年工作组分析的结果显示,美国的逆差高估了21%。
那么,中美贸易逆差又从何而来?简单地说,在美方看来,从中国进口的比出口到中国的多,就形成“贸易逆差”。
是什么影响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
“贸易竞争力从根本上说是产业竞争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是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不足。中美之间,无论出口还是进口,都由“市场说了算”,是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自主选择的结果。同样的汇率水平下,中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是顺差,而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和服务贸易方面都是逆差。这充分说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顺差就会多。“美方要解决美中逆差问题,不应从削弱中国对美出口入手,而是需要美国企业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美国有两个领域最具出口竞争力,一是农业,由于自然禀赋优越,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二是高新科技行业,但在这个领域,美国是限制出口的,尤其是限制对中国出口。
“美贸易不平衡还与美方高技术对华出口的管制有关。”钟山说,美国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放宽,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
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为什么多?
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包括美国在内的外企搬到中国来生产,然后再由中国出口到美国。在这种模式下,即使许多商品在中国并没有产生统计数据中显示的附加值,但在外贸统计上就算作中国的外贸顺差。
另一方面,不只对中国,美国对全球贸易长期存在逆差。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表示,美国与100多个国家之间都存在贸易逆差。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低储蓄、高消费,本国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要进口大量消费品。贸易逆差实质上是美国利用别国剩余储蓄,来维持超出自身生产能力的消费水平。
中美贸易逆差下,美国真的吃亏了吗?
专家认为,事实上,美方通过大量进口源自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大降低了美国人的消费成本,提升了“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是改善了美国消费者的福利,在宏观上也有利于美国抑制通货膨胀。
“贸易逆差和利益逆差是两码事,在中美经贸合作中,美方是受益的,美国消费者享受到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价值链中,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总体上双方互利共赢。据中方统计,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7%来自外资企业,59%来自加工贸易。中国从 加工贸易中只赚取少量加工费,而美国从设计、零部件供应、营销等环节获利巨丰。
专家表示,中美贸易逆差形成原因复杂,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关。贸易逆差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可能通过强制措施一下子解决。
咨询热线
02131122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