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分销,惠比科技
扫描关注软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分销,惠比科技微信公众账号

扫一扫微信二维码

如何理解社交效应「蒸发式降温」?

2016-04-12 13:55:08国内资讯

        QQ截图20170315142533.jpg

        文章摘要:经常有人问起新浪微博是如何一步一步衰退的,同时也就有人给出“社交效应-蒸发式降温”这样的回答。请问,究竟该如何理解“社交效应-蒸发式降温”呢?

        咖友提问:如何理解 “社交效应-蒸发式降温”?

        经常有人问起新浪微博是如何一步一步衰退的,同时也就有人给出 “社交效应-蒸发式降温” 这样的回答。请问,究竟该如何理解 “社交效应-蒸发式降温” 呢?

         ▍刘百万 星美电影 产品总监

      “社交效应-蒸发式降温” 怎么理解呢?

         是不是现有好多人因为相同兴趣聚在一起?后援团? 如果是新浪,就是明星,专家,自媒体…

         是不是最初一个社群里有大牛出现?像 PMCAFF 里的刀刃,德叔,吴波…

         然后就是好多人拉人聚众啦,然后就有狂热分子,再然后就是因为人多嘴杂,产生内容参差不齐。就产品谈产品,有如下三种模式:

A、BBS 模式:会因为拉人,数据激增,导致水帖泛滥。标题党。

B、群组模式:会因为拉人,导致杂音多,有些人永远不知闭嘴,甚至在群里辱骂,骚扰,最后环境破坏。

C、粉丝跟随模式:粉丝多了,大 V 互动不频繁了,于是流失,再不就是粉丝多了,大 V 内容没亮点了,于是死粉。

         如果分析新浪的衰退,其实很像下图:

        全职高手这个 ip 的百度指数,2014年 停更的时候就是断崖式下跌。

如何理解社交效应「蒸发式降温」?

        总结互联网的形式无非是图片 + 文字。而内容维持住人群的 3 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同调性、持续、高频。

        同调性不难理解,兴趣相同,规则相同。

        失败案例:叶问三,一打日本人,二打地痞流氓,到了三除了外星人没什么可打的了,只好打泰森,而后半段却犯了同调性的大忌。动作 ip 从来都是打怪升级,屌丝逆袭。结果故事性乏善可陈,只好描写陪叶太太后半生,突出人格完美,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电影品种 “武打文艺片”

        持续,也不难理解。看看日本几个大 ip,海贼,火影,猎人,银魂哪一个不是靠长期连载,这也证明了,新浪或者其他内容社群大 v 的内容持续下降,或者调性改变(比如找一个代笔的写手)都会使粉丝骤降。

        高频,就不难理解了,上面的 “全职高手” 一停更新数据就断崖式下跌。同样,罗辑思维除了视频以外,每天都有一分钟语音。只有每日,不停更新才能不断提升粘性。

        这和儿时的听书,电视剧是不是一样的?而看看 Instagram 将调整照片显示顺序,不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而是导入新演算法,将用户最感兴趣的内容排在最上方。也是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好的社群都是相同的,而不好的社群都是各种各样的。

        说回来,新浪微博是不是因为 “蒸发式降温” 呢?压根不是

        微博是无非是个人和内容。而新浪的衰落是因为其营销不当的结果。

a、个人为中心的情况下,就产生大 v,明星。

b、内容为中心的情况下,就是冷笑话,段子手,PMCAFF 里还有天才小熊猫呐。

         蒸发式降温前提是社群!新浪有社群么?如果微博产品符合社群模式,为什么罗辑思维主要靠视频和有道云笔记?新浪微博压根就不是社群,也就不存在蒸发式降温。它的衰落完全是,管控不好广告营销渠道所致。都知道微播易这家机构吧,做大 v 传媒平台。把大 v 微博号聚集起来,按价投放广告。

         这就好比央视,也是有广告代理,但是你见过央视什么广告都上的么?比如不孕,男科,壮阳药?新浪微博衰落是因为广告渠道失控的问题。运营过微博的人都知道。做广告必然掉粉。不做广告又没有钱。

         回看一下上面的图!当新浪微博开始充斥广告的时候,内容就没有同调性,粉丝掉粉就出现断崖式跌落了。成也广告,败也广告。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徐志斌 微播易副总裁 《社交红利》《社交红利 2.0:即时引爆》作者

         同意蒸发冷却效应来自劣币驱逐良币一说。一个类似现象是社交过载:当噪音太大到人们无法忍受的时候,就会彻底放弃并离开。如关系链大到无法维护的时候,就不维护了。如垃圾短信多到烦死人的时候,就连手机号都彻底不要了。

         还不止于此,蒸发冷却效应其实也是一个用户的阶段性活跃周期。比如大家当年写博客的时候,天天博,但基本上肚子里的东西三天、三篇、三个月就光了。然后再也写不出来了。于是博客就在那僵死着很少更新。今天,大部分微信公众账号成了僵尸,原因和这个基本差不多。好多人写了几篇后写不动了。知乎大致的情况大概如此:要么肚子写空了,要么怎么还没有特别能对胃口的新问题来?

         微博和微信的写作成本低很多,当年看数据,也基本看到同样的规律:用户一开始拼命打鸡血,吃饭拍照消毒、和人聊天合影、看到任何一个东东都马上拍照发微博,话唠一样。到了一定阶段就急剧减少,因为发了也没人看,不搭理他。然后慢慢开始碰到特别好玩的事情、特别感触深的事情才发一发。微信朋友圈差不多,现在好多人基本也是只看不发的地步,或者干脆只分享文章不写原创朋友圈信息的状态了。

        大的阶段性规律是这样。平台不过看处在什么阶段,是用户新增期?还是用户平稳期?社群也同样如此。即使是现有人群,通常都会在一定时间内沉默掉。记得前不久在一读群内,群主就提到一个问题:一个读书群中,大家一开始很活跃,很快就不说话了,没有产生新的话题,大家都沉默着。不是别的原因,而是无话可讲,开始都讲完了。外部话题又进不来,就沉默了。

        发展中的社群和垂直社交会看在意这样的问题:

1、新增用户的进入速度;

2、新增话题的进入速度;

        就有类似原因在内,不进则退。

         顺便提到社群。最近因为写作《社交红利 3.0》的关系,调出了大量原始的资料和后台数据在翻看,社群的研究最都都落到很小的小群身上,10-20 人左右的小群。无数的图谱、大型社群的数据分析,最后都验证了一个我们其实早就明白的道理:

         任何人多的地方,都是三三两两扎堆,开会是这样,学校时是这样,下了课三三两两去玩,几个人一起去吃饭等等。再翻阅人类学的书籍,比如《人类简史》、《华夏边缘》、《乡土中国》等等等等,都发现里面有类似一句话:研究人类学的走向,都先从家庭的研究开始。

          人们生活在小群当中。

          大型社群 / 族群,给予安全感,人们都想进大社群,但人们依然将他们构建成一个个的小群。且多只有 10-20 人差不多。印象中,鹅厂的大数据也支持这个观点,人们活跃在小群中。

          进小群中,从中看到三大社群优秀的参考指标:

          1、人人认识人人

          好多线下聚会,多有一个环节,让人们互相介绍互相认识自己,不然大家都互相不怎么说话。《怪诞行为学 2》中也有这么一个例子,让老人们互相带点东西过去约会,这样好打开话匣子,好从陌生的状态开始聊天起来。

          2、人人信任人人

         社交是以信任为底层机制的,对吧?

         其实,不信任,聊啥呢?不浪费时间吗?

         人们互为领袖、互相听从对方在各自专业的判断。社群其实是长板的合作。

        3、频繁互动

         一个月内,100 次细微的互动,胜过一次半天或一天的相处;频繁互动,才能引入和产生更多的话题;这几乎就没有冷却效应了。

         37℃ 哥们追问了一个问题,说怎么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什么是劣币?什么是良币?很值得琢磨的问题。

        经常同样是一群用户,在不同的产品中有不同的表现。还是咱们这群互联网人,在秘密中就天天骂街,老板傻逼同事傻逼客户傻逼投资人傻逼,到了微信朋友圈中就各种高大上的晒,到了微博中就愤世嫉俗天天是公知。

        比如,三四线城市用户,好多人觉得不如北上广深用户价值高。唯品会搞定了她们,ARPU 值好高啊。QQ 空间用户,好多主流产品经理并不玩,很多企业也多半认为用户不是那么高端。认为现在微信公众账号高端多了,高溢价都愿意。实际上,许多微信公众账号的粉丝来源是 QQ 空间,比如著名的一条。

          有一次,我和豆瓣老耿、闺蜜圈、同事(APP 名字)等朋友聊起这个问题,综合起来让我脑洞大开。社区,社群,垂直社交、大社交,都会在一开始问一个问题 “解决了啥问题 “?(其实,所有项目都这么问。)

         这个问题被称为工具性。工具性有几个大作用。

         一是大时间长度去看,一个产业的发展规律。如 QQ 有四年大周期,我后来看微博、微信的发展,是典型的三年大周期,就是结合数据、案例,从这个维度去看到的。大家可以搜索下相关文章,我就不重复了。这个作用明显:现在我们可以用什么姿态切入这个行业。

         二是转化用户。新用户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是不是愿意多看几眼,愿意用你。这个估计 PMCAFF 中都是顶尖好手,我就不多说了。求大家补充。

         三是用户的自然划分。刚说去和老耿求教,他就特别提到这一点,豆瓣每天那么多用户来,还能维系这么高端的牛逼态势,怎么做到呢?就是因为用户来了,转化了,还自动将他分到某一特定小组(社群、人群、圈子)中去,这样他一进去,就是” 相似的人 “在一起。

         相似的人在一起,大部分社交类 APP 数据都显示会活跃略高、粘性很好,就这里多重复了。工具性来引导用户流向,引导用户行为,解决劣币。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