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分销,惠比科技
扫描关注软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分销,惠比科技微信公众账号

扫一扫微信二维码

台湾Uber模式电商的未来:“三流”合一,社群是商机

2015-12-29 15:07:34国内资讯

          继上篇讨论台湾在2015年正式进入了移动社群商务时代,本文想着重分析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跨界业者”争先加入社群商务市场,到底电商在它们的社群生态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以及台湾目前的电商市场是否可以接受这样的素人网红卖家模式?

         社群商务模式:人人拍、大家买

         目前这波在台湾的社群商务APP整个运作方式大抵分为:1.手机拍照修图 2. 编辑内文上架 3. 搭配APP内的聊天功能与买家进行议价或者是协调面交 。

         强调简单方便快速上手,并特别强调分享聊天社群的作用的移动购物模式,希望能达到Pinterest那种浏览各式特色商品,可以按赞分享,并同时如果喜欢的话还可以询问卖家购买的社群商务效果。这种一边可以分享个人喜好收藏,又可以销售商品的平台,是这次台湾这波移动商务浪潮的重点。

         然而最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跨界业者加入这场电商大战?目前主要在台湾的“跨界业者” 代表有:台湾音乐平台KKBOX的KKTOWN、新加坡游戏社群Garena的虾皮拍卖以及台湾的游戏公司游戏橘子的Swapub。这三家的公司的共同特色就是都是并非做电商起家的,但却是在它们各自领域中有多年的社群管理经营。因此他们跨界进入社群电商时候,特别引起其他电商业者的好奇,为什么半路出师做起电商?

        电商在社群平台中的战略

        之所以说这些跨界业者做电商的战略其他传统电商业者不同,主要是因为他们既不收上架费、也没有交易手续费、且不卖广告,当然更不用说有甚么第三方的电商服务平台。可是电商一直是很需要资金投入的平台,为什么这些业者愿意花大钱在这个市场呢?

        从笔者的分析推测看来,这些跨界业者,他们的目标可能是希望能架构并扩张自己原有的社群生态系。首先,从他们各自原有经营的社群来看,会发现他们的社群的目标族群仍会有一定的天花板限制,例如:愿意付费听音乐的人数或者喜欢玩游戏的民众,这些数量是有一定限制的,可是购物却很没有年龄性别等任何限制,购物是很基本的需求,这也就因此当想要扩展其社群数量的时候,电商的想法很合理的进入了他们的脑中,因此当他们选择了C2C的拍卖,而非B2C模式时,也很容易理解了。藉由电商来吸引更多人注意,之后再引回他们的原有平台,达成一个正循环。也因此这些跨界业者愿意采不收费的方式,希望消费者多用这个电商平台。

        会员的加值服务:扩大使用场景

        不论是KKBOX的白金会员加值服务,或者游戏公司的点数卡或者是游戏入口平台(现在的网络游戏公司大都有单一入口来进入游戏,例如暴风雪公司的battle.net),藉由电商事业体的加入,将可以使他们的平台提供更多的场景应用和相应而生的异业合作机会。例如:KKTOWN上线时,打着KKBOX白金会员可享1折优惠等,都是希望能扩大其原有会员的服务内容(例如:Amazon Prime是从电商扩展到其他应用,如影视娱乐,同理KKBOX也可以藉由其KKTOWN从音乐扩张到电商服务,这会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另外KKBOX有一个 “一起听” 的功能,可以让每个会员分享自己正在听的歌单,一起在线听,所以基本上KKBOX本身就已经有了经营网络红人社群的经验。这些跨界业者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社群经营管理,也因此在利用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去运营社群商务平台时候,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而游戏橘子的乐点行动支付,之后或许也可以应用在他的Swapub上面。 (目前Swapub是 “以物易物” 的交易模式)。

        移动社群商务APP的潜在用户

        台湾这波移动社群商务热潮,想做的其实是社群大老如Facebook和Pinterest想做的事:电商社群化的概念。消费者可以在这些APP上面,浏览达人的服装穿搭、居家设计等,喜欢的话,分享商品,或者可以跟达人们聊天,甚至进而下单,如此这样的概念。这套分享、欣赏、进而聊天购买的模式,是这次社群浪潮的重点,也因而这类型的APP要搭载相机滤镜让整个商品的颜值加大(另一原因则是大多业余卖家不会花费去进行商业修图,因此搭配滤镜应用可以有效让商品颜值提高) 。

        其实这类型的APP的潜在使用者是确实存在的,在台湾有许多年轻人,会选择创业卖衣服,可能每两周就前往韩国批货,在回台不论是经营一个小店面或者是直接去夜市摆摊。这类型的个人卖家,需要的是一个能方便他快速上架的平台,且要能及时响应与消费者互动,社群商务APP其实就是个很好的方式,自己在房间自拍修图就可以上架商品了。

         又另一个很适合的业者,便是个人文创工作者,自己的手工订制品,可能量不多,卖出去也只能卖一定的量而已,如果用传统电商平台,第一除了跟大众商品鱼目混珠之外,更重要的是销售额未必能跟成本打平,然而使用免费社群商务APP,可以彰显个人特色(笔者认为社群商务APP的重点就是能让素人网红们彰显个人特色),是最合适的选择。

        Uber模式的电商未来:台湾的O2O移动社群商机

        台湾这次的社群商务的爆发,我认为是挟带着O2O商机能量的总发挥。强调社群、商务以及分享的社群商务模式,为兼职卖家提供了一个平台做销售,甚至激发了更多的Uber模式的兼职卖家,例如:当去日本迪斯尼玩,看到了玩偶很可爱,可以立刻拍照上传,上架拍卖,马上就转变成了代购卖家。相较于传统电商平台,这类型的兼职卖家,不须签约、没有费用,想兼职就兼职的模式,更显得有吸引力。(迪斯尼乐园代购在台湾是一个很乐门的代购业务之一)

        说穿了,这次的社群商务APP目标对准的是用facebook等社群媒体做销售的兼职个人卖家,会在facebook做销售的卖家,是看上了其流量大以及免费的服务,至于那些订单管理或者支付系统,虽然facebook都没有,可是所谓办法是人想出来的,facebook卖家藉由google的窗体系统+面交/银行转账的方式,一步一步踏起了自己的卖家生涯。所以细看这次的社群商务革命主打的是:全民卖家(流量)+社群拍卖(即聊天互动)+支付保障(电商服务支持),基本上就是对着facebook卖家所在意的痛点打的。

        没有金流、没有物流,单靠人流的社群电商

        这边要特别说明的是旋转拍卖目前在台湾的经营表现亮眼,但是会发现他在支付物流功能这块其实不强的,原因无他,因为他们当初进军台湾时候从校园开始,校园内面交其实就很方便了(在facebook最常有的便是宿舍学生的二手拍卖社团,以及女性经常会有希望能拍卖掉自己不喜欢的二手衣物的需求,这些业余型的卖家,商品量小而且非主业,大费周章去传统电商平台跟专职卖家一起卖,其实是不利的),另外结合经常办线下的市集摆摊,增加使用者间的互动,大大提升了社群的力量,且降低了缺少完整电商功能的不便性。

         在Carousell选转拍卖上面有很多的实体店面卖家,他们主业就是实体店面,基本他们是把旋转拍卖当作一个展示厅的方式,因为上架很方便只要拍照就好了,最后一类型便是夜市摆摊的业者。也因而在旋转拍卖进军台湾时,其他电商业者会好奇,为什么没有支付没有物流也可以成功搞电商?

         看到旋转拍卖的成功,以及C2C社群商务的可行性,连跨界业者也加入这波战局。自这场战役中验证了一句话:能颠覆电商的,绝非另一个电商。传统电商的太多包袱(专业卖场形象以及本身营利模式的选择),都变成了进入台湾这卜这群商务的阻碍。电商的O2O策略,或许在这波社群商务APP中能得到体现。

TAGS